会议专题

关注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优化高校育人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她们活跃在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人才高校女教师占有很大的比例,她们的学术水平、精神面貌、兴趣、性格等都直接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她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比其专业知识水平更为重要.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调查事例表明:近年来,高校女教师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经常发生心情烦躁、脾气暴躁、发怒、情绪压抑;缺乏兴趣、不耐烦、丧失幽默感;神经过敏,心理不平衡,甚至引起疲劳和多种心身疾病等现象.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部分高校女教师的身心健康存在问题,同时也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埋下了隐思.女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教师促进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作为女性,在学生人格完善、心性培养、心身健康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女教师的这一系列心理问题应当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相应的疏导措施,做好女教师心理调节工作,保护女教师的身心健康,切实优化高校育人环境,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修养的人才.

高等教育理论 女教师 教师心理学 育人环境

陈建香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

国内会议

第二届大学女校长国际论坛

北京

中文

615-620

200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