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牡丹亭》结构艺术初探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中国戏剧史上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问世以来一直为后人所传唱。而其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形象更是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激赏的典型,其由梦生情、因情而亡、一灵不灭而又因情复生的爱情经历更是让后世的痴男怨女们为之一掬同情赞叹之泪。无论是与前朝还是后代的戏剧作品相比,《牡丹亭》都是佼佼者,其爱情主题和人物形象为历代学者反复研究,早已硕果累累。相对而言,有关《牡丹亭》结构的论述却不甚多见。所以,本文拟尝试论述《牡丹亭》的结构特色,以及其结构特色形成的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

明代 汤显祖 《牡丹亭》 结构分析 艺术特色

郭梅

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

国内会议

明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天津

中文

800-810

200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