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时事小说之发轫及其文体意义
从小说史发展的纵向脉络看,中国的小说发展至明末,涌现了一批迥异于前代及明初历史演义敷演前朝旧话,转而以新近发生的重大时事为内容的小说作品,往往事件方止,小说亦随即成书。而且,这一批与当前时事极为贴近距离中写成的小说作品,充盈着真切的时代氛围,多具有强烈的干预时政色彩,乃是其时最具时代意义的光芒。同时从文体学意义言,这一作品群也昭显出与历史演义分途发展的新向,并日渐凸显出与历史演义相分流的鲜明品格。 作为在特定历史时空下产生的特殊文学现象,时事小说随时光流转而愈向前发展,愈与历史演义分途而自成一大文学景观,也就愈凸显出自身的鲜明品格与文体特征。也就是说,就文体自身而言,时事小说既有着前述作品表现出的即时、纪实、虚构、干预等核心特征,同时又有着模糊、弹性的一面。细言之,时事小说的快速成书,原本就有着时间相对的意义;撷取当下之时事人小说,其对时事剪裁损革、踵事增华的标准与方式,也原本存在着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分寸把握。而此二者间的相互绾结,更带来时事小说真实与虚构之间此消彼长的复杂关联。这样可以说,在文体意义上,时事小说呈显出一种边缘性。而关于这一点,在晚明时事小说的发端之作中,即已体现出来。
明代晚期 时事小说 文体学 作品评论
任增霞
南开大学出版社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715-723
200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