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史观”的陷阱——赵令畸《商调蝶恋花》与北宋“风流”
如果要评价某一文献的价值,仅仅研究该文献本身是不够的,至少还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将该文献置于其产生的时代思潮和价值体系之中,然后再评价它的价值,尤其当该文献是含有创作意图的文学作品时,这样的考察就更为必要;其次是考虑该文献和现代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考察该文献具有怎样的现代意义。如果我们要把某一文献、尤其是文学作品放在文学史上来观察的话,以上两种思考是必不可少的。不过第二个方面包含有非常复杂而又麻烦的问题,即时光是流逝的,现代很快就变成过去,而且如果是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现代”的意义也往往相异,于是对此类问题的把握总是带有一些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因此,当解释或评价某一文献的时候,就应当优先考虑第一方面的问题,巩固基础,然后再考虑第二方面的问题,不然就很容易由于专断的“现代化理解”而扭曲了该文献原来包含的价值。在笔者看来,本文所要讨论的《商调蝶恋花》主题的研究就是落入这种陷阱的典型例子之一。
赵令畸 《商调蝶恋花》 北宋文学 文献价值 文学创作
诸田龙美
日本爱媛大学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318-326
2004-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