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005年我国农村婴儿出生性别比分析
目的:分析1996-2005年我国西部部分地区的出生性别比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方法: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联合国儿童基金资助项目的资料,计算不同社会学特征人群的出生性别比及其95%可信区间,并查看其变化趋势。 结果:1996-2005年间调查地区出生性别比变化不明显;人口的出生性别比曲线在18~35岁生育年龄区间上随母亲年龄的上升而上升,以后逐渐下降;随着孩次的升高,出生性别比也上升;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婴儿的出生性别比在下降;汉族的出生性别比高于少数民族。 结论:我国出生性别比的升高主要发生在2孩以上孩次的孩子中。
出生性别比 性别偏好 社会学 人口普查
刘彦芳 颜虹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710061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87-194
200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