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DNA链断裂作为可溶性铬盐职业接触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职业接触可溶性铬盐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DNA链断裂水平的研究,了解该生物指标在职业人群中分布的水平、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作为职业接触铬盐人群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为职业接触铬盐劳动者生物监测及健康危险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利用横断面现场研究,对山东省济南市某铬盐生产企业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接触组选择重铬酸钾制造业铬盐作业健康劳动者114名(男74名、女40名),对照组为无毒物接触史的健康农民30名(男22名、女8名),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和吸烟状况等方面相匹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职业暴露情况、饮酒吸烟情况、既往疾病史(用药史)、急性感染情况、个人防护情况等。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DNA链断裂水平;作业环境铬盐浓度的测定采用双滤膜个体采样器8小时工作日连续采样,滤膜铬盐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中铬浓度测定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1.职业接触可溶性铬盐劳动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链断裂水平(54.52±23.51)高于对照组(24.70±11.84),有统计学意义(P<0.01)。2.当空气中个体铬盐暴露浓度<106.00 μg/m3时,职业接触可溶性铬盐劳动者DNA链断裂水平,随个体铬盐暴露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并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外周血淋巴细胞:DNA链断裂水平与空气中个体铬盐暴露水平、红细胞中铬浓度水平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4.多元回归证实:在a=0.10水平上,吸烟剂量、空气中铬盐浓度、接触铬盐的年限对淋巴细胞DNA链断裂水平影响显著。 结论:DNA链断裂可以作为职业接触可溶性铬盐劳动者遗传损伤效应性生物标志物,可望用于职业接触可溶性铬盐劳动者生物监测及健康危险性的评价。

铬酸盐类 职业暴露 DNA损伤 生物学鉴定法 彗星试验 生物标志物

贾光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 100083

国内会议

2007年职业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

香港

中文

58-62

2007-04-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