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奉节县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探讨

奉节县年种植马铃薯近1.2万hm2(其中春季16万亩,秋季近2万亩,常年晚疫病发生面积0.27万~0.33万hm2,1997年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发病面积达0.79万hm2,损失鲜薯5 533.5万kg,折合人民币2 213.4万元。导致该病流行的主要原因:致病生理小种的演变,种薯抗病性丧失,病原基数高,气候条件适宜,有效措施难于落实。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必须弄清到致病菌原类型,引进对路良种,健全完善监测体系,筛选高效经济的防治药剂,落实综防统治措施。

马铃薯晚疫病 生理小种演变 监测体系 药剂筛选

裴强 肖国民 乔兴华 王朝伟 颜邦荣 黄治华

重庆市万州区植保植检站,重庆万州 400020 重庆市奉节县植保植检站,重庆奉节 404600

国内会议

庆祝重庆市植物保护学会成立10周年暨植保科技论坛

重庆

中文

109-112

2007-1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