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之灵——中国传统文化对小说《海螺》的影响

新加坡作家流军(赖涌涛)的新著《海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2月版),上下卷封面上都有这样两句时尚广告:“这是一部马来半岛包括新加坡华人社会百年变迁的奇雄史诗,这是一部充满热带情调的马来半岛农村生活的长篇画卷。”弹丸之地的新加坡真能产生如此厚重的作品吗? 白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代表的是一种祥瑞征兆。在《海螺》中则完全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辨识贯穿《海螺》的精神线索,我们会感受到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气息。 民俗描写在《海螺》中占有相当比重,而民俗描写也有着浓重的道教玄学色彩。《海螺》故事的展开,还有着中国传统佛教中“因果报应”观念的影响。 《海螺》应该属于一部“好看”小说。它之所以好看,除因了它有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外,还因它描绘了绚丽多彩的南洋风光,塑造了复杂鲜活的人物性格,表达了厚重深刻的思想内容。虽然一些个别地方的描写散发着陈腐之气,甚至在一些讲述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地方也略微显得有点儿买弄,但瑕不掩瑜,作者所具有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无疑是白鹤的精灵所在。
新加坡 流军 《海螺》 小说 中国传统文化 作品评论
罗蕾
山东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795-801
2004-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