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赵毅衡小说论

赵毅衡的作品数量不多,发表在国内的更少,但仍有颇多值得关注之处。当年从矿场考进社科院,又求学美国,先后师从卞之琳与汉学家白之两位先生,赵毅衡的个人经历就极富于传奇色彩。赵毅衡在研究和创作中都表现出相当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对儒释两脉更是独有心得。做理论研究的人写小说,往往会流于板滞和空疏,偏偏赵毅衡不仅深谙现代小说的叙述技巧,而且对生活有着超乎常人的体味和感受,同时又保持了一点儿“禅悟”的慧心,三者的结合汇成了他作品中的“高远气象”。 赵毅衡的小说从形式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是一系列试验意味极强的先锋小说。 第二种是一系列意味隽永的现代传奇,这类创作大都不乏“通灵”的成分(《市场街的诗人》是个例外)。 第三种则是历史故事的“新编”,这类作品有着极强的解构意味。 纵观赵毅衡的这三类作品,有两个共同点值得重视。 一是对现代小说意识的谙熟,尤其是元小说技巧运用的得心应手。 另一个值得关注之处是他写作的姿态及其处理题材的手法。在更多的作品中,赵毅衡进一步将探寻的目光深入到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在这些作品中赵毅衡给我们提供了一幅完整的海外华人想象中国的图像。

赵毅衡 小说创作 作品评论 叙事技巧 写作手法

冷川

山东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济南

中文

725-732

2004-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