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走出“香港意识”——近年来香港小说的想象与叙述

近年来香港小说的变化,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在“九七”之后重新解读香港文学的问题。“九七”及其“香港意识”的视角,是近来香港文学较为有效的切入点。 虽然香港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但因“九七”而高涨的“香港意识”却是一种类似于国族意识的意识形态。在“九七”面前,香港忧虑的是“夹缝”和“失城”,在这种营造出来的“香港意识”的浪潮中,“香港”被作了整体化的处理。及至退潮,人们才发现“香港意识”的虚幻,而一度被“香港意识”遮蔽的香港内部固有的诸如阶级、性别、殖民和本土、传统与现代、乡村和都市等纠葛却又重新显现出来。本文对近年来的香港小说进行了分析、评论。

香港意识 小说 文化身份 文学作品

赵稀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济南

中文

395-408

2004-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