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芋仔的澎湖湾
1949年6月,八千名山东学生从广州搭乘济和号轮来到了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地,他们被编成两个步兵团,就此扎根异地。这些被称为“老芋仔”的外省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饱受流离之苦的历史现场。所幸,他们在异地艰辛的生存和沉默的奉献被一个有心人忠实地记录下来,这便是张放和他的老芋仔系列小说。作为老芋仔族群杰出的代表和代言人,张放反复用自己与友辈的形象作模特,一遍一遍地回望苦难。正是他的不懈坚持,让人们保持了对于老芋仔这个卑微却坚韧的阶层最大的敬意。只是老芋仔们的澎湖湾,绝非流行歌曲里唱得那种柔婉抒情的乐土,而正是酝酿乡愁的触媒。
张放 老芋仔系列小说 人物形象 台湾
马兵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369-372
2004-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