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冷空气影响下的强对流天气的对比分析
2007年5月和2006年6月两次形势场非常相似的强对流天气给浙江省带来了严重的雷雨大风和短时冰雹天气,这两次过程最主要的特征表现在中高层蕴含深厚的强冷空气,而低层的暖湿气流只存在于900hPa以下,由于中低层冷空气的控制,往往会忽视潜在的强对流天气。本文充分利用天气雷达、卫星云图、实况资料及ncep资料,对比分析了强对流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云图及回波特征,进而揭示出此类天气的主要特点和可预报性。分析发现,925hPa的切变线对预报雷暴发生、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强冷空气造成的动量下传是触发对流及灾害性大风产生的主要原因;云图上,云系移动前方形成较大的亮温梯度,而雷达回波中表现出阵风锋的影响,都是地面灾害性大风产生的主要征兆。另外,强回波对应较大的风向切变区和回波悬垂都是冰雹产生的主要特征。
阵风锋 强对流天气 强冷空气 环境条件 雷达回波 风向切变区
李文娟 郦敏杰
浙江省气象台,杭州,310017 杭州市气象局,杭州,310008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70-79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