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上游一次致洪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格点资料,对2005年出现在汉江上游和渭河流域秋季连阴雨中一次致洪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西风槽、低涡切变和副高。水汽条件中,700hPa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和其散度的辐合中心与暴雨落区基本重叠,强降水出现在高层峰值与低层谷值之间的时段内,说明比湿高层峰值和低层谷值的出现对暴雨的开始和结束有重要的预报意义。θse分析表明:致洪暴雨出现在550hPa以下能量锋区中,与陕西秋季暴雨一般出现在低层稳定层结中有一定区别。强降水时段内,高层辐散、中低层强辐合,使垂直上升运动发展强烈至对流层顶,这是本次致洪暴雨动力场结构的主要特征。
汉江上游 洪暴雨过程分析 低涡切变 水汽通量 动力场结构
王旭仙 武麦凤
陕西省渭南市气象局,陕西渭南714000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313-318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