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7年3月3-5日辽宁特大暴雪过程物理量诊断分析

通过对2007年3月3日-5日辽宁历史罕见特大暴风雪过程天气形势及物理量场分析,探讨了此次过程的天气形势特征及相关物理量场与暴雪落区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500hPa阶梯槽和地面江淮气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对流层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来自两个源地的充沛水汽在有利环流背景下汇合并被抬升是产生这次暴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强降水出现在850hPa涡度和200hPa散度大值区内。温度平流的强弱及冷暖过渡带位置能够很好反映降水的强度及落区。

特大暴雪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低层辐合 环流背景 暴雪过程分析

陈传雷 蒋大凯 陈艳秋 袁子鹏 孙欣 韩江文 卢娟 才奎志 何宝才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110015沈阳中心气象台,沈阳110016 沈阳中心气象台,沈阳110016 辽宁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沈阳110016 沈阳中心气象,沈阳110016 葫芦岛市气象台,葫芦岛125000

国内会议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广州

中文

31-42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