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7年7月3日苏皖龙卷风成因分析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ncepl×1再分析资料,通过江苏省加密自动气象站、FY2C红外卫星云图和南京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及产品追踪2007年7月3日下午16时40分左右发生在安徽天长仁和镇和江苏高邮天山镇的龙卷风天气过程发现:在江淮梅雨期内,大气层结不稳定,当低层及地面有明显的辐合时,冷空气的到来使环境水平风向风速的垂直切变增大,使得已经发展起来的风暴可能进一步发展而成为龙卷风;CAPE值可以较好地了解不稳定度的信息。在CAPE的锋区内,CAPE值约为800J/kg,且等值线略向北凸起的地方,只要存在一定程度的上升运动就有发生龙卷的可能;在多普勒雷达基本反射率图上,飑线形势的带状回波演变为弓形,预示着增加的灾害潜势;中尺度气旋与龙卷风有密切关系;比较浅薄的中等强度的垂直风切变增强变厚将使得对流进一步演变为深对流,会引发小尺度的中气旋。

强风暴 龙卷风成因 冷空气 中气旋 弓形回波 垂直风切变 卫星云图 中尺度气旋

胡玉玲 康健鹏 汪婵娟 谢义明

江苏省扬州市气象局,江苏扬州,225009

国内会议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广州

中文

373-379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