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黄淮气旋引起的河南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利用常规天气图、FY-2C卫星产品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13-15日的一次黄淮气旋引起的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气旋的发生、发展是大气斜压性强烈发展的结果,强的高空辐散和低空辐合促进了黄淮气旋的进一步发展;500hPa高空急流和700hPa低涡的移动方向对地面气旋的移动有引导作用;假相当位温、水汽通量散度、涡度和垂直速度等物理量场的高低空配置以及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展,都与强降雨的产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黄淮气旋的产生及降水落区、强度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黄淮气旋 物理量 暴雨过程分析 天气图 水汽通量
梁钰 王新敏 鲁坦 谷秀杰 范学峰
河南省气象台,河南郑州 450003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55-61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