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澧河流域两次大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5日和14日沙澧河流域两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垂直螺旋度和湿位涡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影响系统虽不同,但均有利于大暴雨发生;垂直螺旋度计算结果显示:14日为一致的正垂直螺旋度分布,5日呈现中低层正、高层负的垂直螺旋度配置,动力条件更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湿位涡演变分析发现,5日既有对流不稳定,又有对称不稳定,有利于垂直和倾斜对流发生,随着不稳定能量释放,强降水结束。14日降水集中时段前6小时为对流稳定,后6小时为中性或弱对流稳定,但MPV2<0,且|MPV2|>|MPV1|,MPV<0,对称不稳定产生,倾斜涡度发展,促使流域该时段6小时降水强度加大。
垂直螺旋度 气象资料 湿位涡 暴雨过程分析
胡燕平 田秀霞 单铁良 惠付梅 王颖 董羽仑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730000,河南省漯河市气象局,462300 河北省邯郸市气象局,056001 河南省漯河市气象局,462300 河南省漯河市气象局 462300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4-21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