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4年汛期雅安暴雨的天气学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

对2004年6~8月雅安暴雨的逐个例天气学分析表明:雅安暴雨尺度都比较小,多为中β尺度;都有明显的暖湿气流向暴雨区输送,但在不同时段水汽来源不同;6月份,副高位置偏东,对雅安影响较弱,水汽主要源于孟加拉湾。7月下旬到8月上旬,副热带高压西伸至110~105°E之间,水汽主要源于副高西侧来自南海的东南/偏南气流。8月中旬,登陆台风低压北侧外围的强偏东风急流将东部海上高能高湿的水汽输送到雅安,导致雅安暴雨的产生;暴雨区都对应有对流层低层中尺度的风场辐合,这种辐合将低层高能高湿的暖湿空气向上抬升,触发不稳定,产生对流,形成暴雨;500hpa中高纬度有短波槽活动,是雅安暴雨的触发成因之一,但雅安暴雨并不都伴随有500hpa低值系统的活动。AREM对雅安暴雨的模拟结果与观测的对比分析表明:AREM在850hpa虚假模拟或虚假增强中尺度涡旋是模式空报暴雨的主要原因。

汛期暴雨 天气学分析 数值模拟 中尺度涡旋

赵海英 郭振海 何金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山西省气象台,太原030006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210044

国内会议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广州

中文

23-33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