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影响及对策研究

通过分析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玉米生育期内大于等于0℃、5℃、10℃、15℃、20℃活动积温、降水最、日照等现代气候变化特征,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灌区不同区域积温变化非常相似,均呈明显上升趋势。通过多项式法对玉米产量进行处理,提炼小玉米的气候产量,分析气候变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西走廊灌区玉米生育期内≥10℃的活动积温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是影响当地玉米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产量随≥10℃积温的增加而提高,气候变暖,热量资源增加有利于玉米产量增加;灌区自西向东气缘要素对产量的贡献分别达60.3%、52.6%、59.2%,说明玉米产量的年际波动主要受气象因素的影响。气候变暖有利于提高喜温作物玉米产量,因此在河西走廊绿洲灌区,可以进一步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建立玉米种植基地,发展玉米生产。

河西走廊绿洲灌区 气候变暖 作物气象学 玉米产量

曹玲 邓振镛 窦永祥 杨晓玲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甘肃,张掖,734000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甘肃省张掖市气象局,甘肃,张掖,734000 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甘肃,武威,733000

国内会议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广州

中文

177-186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