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和GIS技术支持下的北京地区土壤墒情预报技术研究
提出了一种新的土壤墒情预报思路,依据未来一段时间里的气象要素预报因子,包括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等,分别计算了预报时段里的地表径流、冠层截留量,应用Priestley—Taylor模型,在对模型参数的本地化订正基础之上计算农田潜在蒸散,并结合FAO推荐的双作物系数法来预测实际农田蒸散,再应用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对未来时段里的土壤水分变化状况进行动态预测。文中引入RS和GSI空间技术,利用实时接受的MODIS卫星资料,提取预报时的北京地区植被类型、反照率、植被覆盖度作为栅格图层嵌入预报模型,利用空间插值技术获取土壤质地、作物系数、气象要素预报因子等重要预报模型参数,初步实现了北京地区空间范围内的250米分辨率的土壤墒情可视化预报。
RS GIS 北京地区 土壤水分 土壤墒情 农业气象预报
刘勇洪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北京,100089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75-82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