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副高边缘一次区域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7年7月26日在天津大部分地区出现的暴雨进行分析。其中着重研究了风廓线资料在强降水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风廓线资料所揭示出的中层(3400~4700米)和超低空(300~600米)急流的发展对本次降水的发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850hPa的切变线以及低层暖湿气流和底层弱冷空气相互作用产生的超低空辐合线,是天津地区出现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超低空东风急流和中层两南急流为降水区提供了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景的堆积,在弱冷空气的触发下释放,是产生大暴雨的主有原因;这次暴雨过程雷达基本反射率在大范围回波上有对流单体或多单体生成,以后逐渐发展成东北~西南向的带状回波,真正造成大暴雨的是强对流单体沿辐合线东移,其反射率强度超过55dBz;强对流单体沿超低空辐合线发展和移动的方向直接决定了暴雨的落区。
雷达资料 副热带高压 区域性暴雨 中尺度辐合线
赵金霞
塘沽气象局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590-598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