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华北80年代和50年代夏季降水异常环流背景对比分析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60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华北80年代夏季少雨和50年代夏季多雨的大气环流背景作了对比分析,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华北夏季降水存在显著的线性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6mm,80年代降水明显偏少,50年代降水明显偏多;80年代与50年代相比,在地面上,蒙古地区气温下降造成蒙古低压明显减弱,华北低压系统活动减少,不利于降水:在850hPa层上,东亚中纬度的西南季风和副热带高压南部的偏东风、西北部的西南风异常减弱。加之副高明显偏弱且位置偏东,结果使得西南气流输送水汽很多难以到达30°N以北的地区.而副热带高压西部外围偏东南、偏南气流输送剑华北地区的水汽也大量减少,水汽不足造成华北夏季降水偏少;在500hPa高度场上,80年代欧亚遥相关型从欧洲、乌拉尔山、中亚形成“+、-、+”形势,与50年代的“-、+、-”形势相反,80年代的这种环流使得乌拉尔山高压脊减弱,贝加尔湖至青藏高原高空槽变浅,经向环流减弱,纬向环流表现突出,不利于冷暖空气南北交换:在500hPa气温场上,西伯利亚至青藏高原北部的冷槽明显东移南压到蒙古至河套地区,锋区位于华北以东以南地区,造成华北地区冷暖空气交汇减少,降水也因此减少。

华北地区 降水异常 环流型 夏季降水

郝立生 闵锦忠 姚学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衡水市气象局,河北 衡水 0530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河北省气象局,河北 石家庄 050021

国内会议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广州

中文

630-638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