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东亚中纬度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及其对东亚降水气候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东亚中纬度地区海一陆热力差异变化与东亚夏季降水的联系。通过对1958-2000年逐年夏季平均的500hPa位势高度场ERA40再分析时间序列进行EOF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特征表现为东亚中纬度陆地上空的大气热力变化与日本周边海域上空的大气热力变化在近50年来存在相反的位相变化。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个海陆热力差异指数(LSI),用东亚陆地范围的点A(80°E,45°N)和海洋区域的点B(145°E,40°N)的500hPa夏季平均位势高度之间的差米定义。该指数的变化与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主要空间分布型密切相关,可以较合理地解释我国近50年来的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这也充分说明中纬度海陆热力差异是影响我国降水的非常重要的因子之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变化在1978年前后存在较明显的气候跃变,与该指数的气候跃变密切相关,这一跃变很可能与1978年之后东亚大陆中纬度地区的气候明显变暖有直接的联系。

东亚季风 夏季降水 海陆热力差异 年代际变化

程华琼 吴统文 董文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候中心 10081,北京

国内会议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广州

中文

123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