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削弱梅雨暴雨的数值模拟初步探索结果
本文利用耦合了CAMS详细云可分辨方案的中尺度暴雨云分辨模式,对2002年7月22日~23日长江流域一次梅雨锋强降水过程进行模拟与实况的对比分析,研究梅雨锋云系微物理特点;进行人工播撒冰晶催化模拟试验,探索人工调控区域降水的可行性及其方法。梅雨锋云系是”气一液一固”混合云,上部冷区具有大量的冰、雪品,中间的过冷云水层深厚,雨水位于云系的中下部,是地面降水的主要来源;霰大部分存在于有大量过冷云水的区域,暖区的霰融化成雨水,加强地而降水。对同一云系,分别进行了不同的播云位置、剂量以及播撒时间的人工冰核催化模拟过程,并分析地面降水的改变及微物理变化的特点。在云的发展时期播撒冰品,地面降水表现为先减少再增加再减少;连续播散好于单次播散,播散延续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在云初生时期播撒冰品,地面降水表现为先增加弭减少再增加;107冰日剂最比106冰晶剂量的减雨效果增加一倍,105冰晶效果不明显。在人工引晶催化过程中,发现存在”域外效应”。
人工减雨 梅雨锋云系 暴雨云 人工引晶催化 数值模拟 减雨效果
郭启云 王广河 楼小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566-577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