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瓦里关温室气体本底研究的主要进展

本文综述了十多年来在我国瓦坐关全球本底台开展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长期观测研究的主要进展和结果,阐述了在我国内陆各类本底地区开展温室气体长期、定点观测的意义和必要性。利用瓦坐关经严格国际比对和质量控制的大气CO2和CH4长期观测资料,结合同期地而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瓦里大气CO2和CH4本底资料筛选方法,可以为我国各个区域本底站大气本底条件的区分和地域代表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法和经验:自2001年起,瓦里关大气CO2和CH4观测资料进入全球同化数据库,应用于大陆地区源汇通最估算和全球源汇分布等数值模式中,反映的亚洲内陆大气本底状况和各种时间尺度的变化受到国内外同行日益关注。利用本底观测资料,研究了瓦里关大气CO2及其δ<”13C、CH4和CO本底变化及源汇特征所体现的亚洲内陆地域特点和全球代表性,通过与与同期和同纬度海洋边界层参比值(MBL)、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平均状况以及北半球其它6个GAW本底站大气CO2、CH4和CO同期观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瓦里关大气CO2、CH4和CO本底变化、源汇特征及其成因。根据空气团后向轨迹簇途经下垫而源汇同观测的大CO2和CH4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瓦里关大气CO2和CH4的输送米源。用Hysplit-4扩散与输送模式,计算了冬、夏典型月份人为源和自然生态系统源汇对瓦里关大气CO2浓度变化的贡献。提高瓦里关大气CO2和CH4源区分析结果可靠性,对我国大气CO2时空分布进行模拟,或由CO2本底浓度时空分布反推其源汇时空分布,则需国内其它典型地区乃至周边国家/地区相关资料的配合,包括资料精度、准确度、分辨率和同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模式科学结构和技术方法的不断改进。

温室气体 资料筛选 数值模拟 大气质量

周凌晞 周秀骥 张晓春 温玉璞 颜鹏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广州

中文

318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