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45年温度和降水变化特征
1961年以来新疆年平均气温波动上升,45年上升幅度为1.24℃。分析不同时期的气温变化发现,全疆年平均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升温趋势不是特别明显,80年代之后呈显著上升趋势,近10年的增温尤为突出。在空间分布上,年平均气温增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增幅最为明显的地区是新疆西北部地区的塔城与博州地区,增幅达到2.0~2.5℃/45a。只有两个代表台站是降温的,降温原因还不清楚,大概与测站周围的地形有关。通过对比分析新疆增温与人口的关系我们发现新疆增温主要是受全球增暖的大的背景影响,与人口增长的关系不大。新疆气温变化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升温趋势最明显的是冬季,其次是秋季、夏季和春季。年平均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也是北疆升温幅度大于南疆,但是最低温度的增幅远大于最高温度的增幅。与年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相对应,全疆年平均日较差呈减小趋势,日较差减小主要来自夜间温度的增幅,20 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较差有显著的下降趋势。是全球增暖在区域的另一个表现。年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都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但是都是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其次是秋季、夏季和春季。日较差在冬季减小最多,其次是春季、夏季和秋季。 降水是是一个很重要的气候资源,新疆大气降水多少是决定新疆农业是否干旱的关键,全疆降水自1961年以来是增多的,80年代以来尤为显著,新疆降水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博州和乌鲁木齐地区是降水增加最为明显的地区。北疆降水增量大于南疆的降水增量,但是南疆的降水增加百分率大于北疆的降水增加百分率。南北疆白天和夜间降水均有显著的增加趋势,在北疆白天降水增加量略多于夜间增量。与此相反,南疆白天降水增加量略少于夜间降水增加量。白天降水增加明显的地区是在博州的东部,伊犁和乌鲁木齐的部分地区,夜间降水增加明显的地区是博州和乌鲁木齐地区。
气温 降水 时空分布 变化特征 新疆
胡春丽 艾丽坤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沈阳,110016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015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