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注水防突电磁辐射响应的理论基础研究
实验测试了自然原煤样及不同含水原煤试样受载破裂的电磁辐射信息,研究了水对电磁辐射的产生及其在煤岩中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煤岩破坏时电磁辐射的阶段分布发生变化,在应力峰值前电磁辐射信号明显比自然原煤丰富,但其强度较自然原煤低,并且含水程度越大,电磁辐射强度越低;同时,含水量的增大,使煤的电阻率降低,电磁辐射传播的衰减加剧,可见,水对煤岩电磁辐射的产生和传播的影响是显著的。通过在煤矿现场测试煤层注水前、注水中、注水后煤体的电磁辐射特征,发现煤体注水过程中电磁辐射强度较高,而注水后电磁辐射强度变得很低,低于注水前的水平。表明在注水过程中煤体受高压水的压裂作用变形破裂剧烈,产生的电磁辐射较强;随着注水的进行,高压水楔在煤体内部造成大量裂缝,煤体被湿润,煤体自身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降低。另外,注水使煤层的电性参数发生变化,电磁辐射在其中的衰减加剧,使接收到的电磁辐射强度降低,说明煤层注水效果良好。利用注水前后电磁辐射强度的变化可以验证煤层注水防突措施的效果。
煤与瓦斯突出 电磁辐射 含水煤岩 电磁衰减 煤层注水
李忠辉 王恩元 何学秋 宋晓艳 赵恩来 邓洪波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8 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徐州 221008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 221008
国内会议
安徽淮南
中文
308-313
2007-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