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主疏泄理论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肝主疏泄意味着肝气既通畅又协调。肝失疏泄包括肝气失调与失畅两方面,结合肝气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疏泄太过以肝气失畅基础上的升降失调上升太过为主;疏泄不及以肝气失畅为主,气机升降出入失调的方向性表现不明显。调肝失疏泄有疏肝与舒肝之分。疏泄太过,治以疏肝,仿柴胡疏肝散之义加减;疏泄不及,治以舒肝,仿逍遥散之义加减。
肝主疏泄 疏泄太过 疏泄不及 气机升降 柴胡疏肝散 逍遥散
魏凤琴
山东中医药大学 济南 250014
国内会议
“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及其中医药干预”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青岛
中文
551-553
2007-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