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气候变化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
基于典型草原地区的锡林浩特气象站1953~2003年的逐月平均温度、降水资料以及锡林浩特牧业气象试验站1991-2003年最高地上生物量观测资料,应用自然植被的净笫一性生产力(NPP)模型,计算得出1953-2003以锡林浩特为代表点的典型草原区净第一性生产力,并通过实测地上生物量对该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同时分析该区域降水和温度变化状况,以期得出在个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水分与热量各自的变化对典型草原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强度。研究表明:1)利用温度和降水建立的NPP模型在典型草原区模拟结果的趋势与实测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2)在内蒙古中部的典型草原区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近50年温度升高降水减少,但在近10年降水在生长季分配较为合理,气候的变化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3)气候生产力取决于水热的合理配置,雨热同期的配置最有利于典型草原牧草的生长。对于地处半干旱区的典型草原来讲,影响牧草生长的主要气候限制因于为降水,天然草原生态系统对升温的响应相对迟缓。
气候变化 天然草原 生态系统 净第一性生产力
云文丽
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51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86-193
2007-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