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帝内经》情志致病的病机
《黄帝内经》认为,情志的产生是以精气血津液为活动的物质基础的。情志致病的两大要素有个体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欲求未遂,生活中的意外事件,境遇变异,人际关系不和谐及社会动荡变迁等刺激均可影响人的情志变化,成为情志致病的条件。情志致病伤及五脏,以心、肝、脾居多,尤易心神。情志致病多见五脏气机失调,还可以渐耗精血。情志为病,其传变则不以常次,而是取决于脏气的虚实,实则传彼,虚则被传;情志为病可以引起实证,也可引起虚证。《黄帝内经》中有关情志致病的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内容涉及到情志致病者达129篇,占全书的72.996,而对于人体情志因素的病理机制的阐述则尤为突出,对后世医家探求其机理、明确诊断及确定治疗法则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帝内经 情志致病 病机 五脏气机失调 治疗法则
胡玉萍 袁德培
湖北中医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5 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 恩施 445000
国内会议
“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及其中医药干预”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青岛
中文
201
2007-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