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心理疗法探析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转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因素在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西医和中医的共同重视。中医学自《内经》开始便创立了丰富的心理治疗方法,经后世医家的应用和拓展不断丰富与完善,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对心理或精神情志疾病的治疗。中医心理疗法包括情志相胜法、祝由法、暗示法、神静志法、不失人情法、音乐疗法、激情刺激疗法、以疑释疑法、认知疗法、转移注意法、顺情从欲法等。中医心理疗法的实质是通过五脏之间相互生制关系,来调节心理之过极,清除患者所以致病的心理因素,调动病人积极性,增强抗病能力,改善身心状况,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 心理疗法 情志疾病 五脏生制 情志相胜法 神静志法

申艳红

山东中医药大学 济南 250014

国内会议

“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及其中医药干预”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青岛

中文

198

2007-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