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行为和心理与遗传密切相关——浅谈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与发病机制、遗传方式、基因定位、临床表现及预防治疗

心理障碍、精神疾病以及自杀、性犯罪、药物成瘾等人类变态行为的高发,是当前我国处于转型期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些行为除环境因素作用外,有遗传基础吗?近几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给遗传与环境在人类身心健康发展中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当前,行为遗传学正在三个层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结构基因组计划计划所取得的技术突破,已为功能基因组计划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传统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正逐渐被基因、蛋白功能、细胞等现代分子生物学以及系统、行为多层次整合研究的方法所取代;意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的物质基础的集中攻关,成为又一个研究高峰。本文就对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与发病机制、遗传方式、基因定位、临床表现及预防治疗作一下阐述。

精神分裂症 遗传学 发病机制 基因定位 临床表现 中医治疗

李兰 周风珍 王萍

山东中医药大学 济南 250014

国内会议

“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及其中医药干预”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青岛

中文

105-109

2007-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