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大鼠的心肌总蛋白二维凝胶电泳分析及定心方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定心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其蛋白质组学机制。 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缺血再灌注组(I/R)、定心方干预组(DXR)。DXR组根据有无出现心律失常再分为有心律失常组(DXRY)和无心律失常组(DXRN)。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再松开恢复灌注的方法复制动物模型。记录II导联心电图观测心律失常的发生,并进行室性心律失常的量化评分。分离左心室心肌,用组织裂解液提取心肌总蛋白,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方法对其进行分离,银染后进行图像扫描,采用Image MasterTM 2D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像分析。以模型组作为参考胶,其他各组与之匹配,设定表达量相差2倍以模型组动物上为差异表达范围,软件自动进行分析,给出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的数据信息。 结果:频繁发生室早、室速、室颤等各种心律失常,定心方作用后,心律失常明显减轻,经统计学检验,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心律失常评分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实验组电泳图谱能获得75l±36个蛋白点,各组匹配率为81%±4.3%。经软件分析后可发现部分蛋白质在动物造模及定心方作用后发生了明显的质或量的改变。其中,SH组与I/R.组比较,共有33个蛋白点变化;DXRN组与I/R组比较,共有36个蛋白点变化;DXRY组与I/P组比较,共有11个蛋白点变化。 结论:定心方可以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时及定心方干预后心肌蛋白质组表达谱有明显改变,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定心方的干预作用可能与心肌某些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有关。

定心方干预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学 心肌保护

贾钰华 周玉平 张云仙 孙学刚

南方医科大学 广州 510515

国内会议

“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及其中医药干预”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青岛

中文

685-691

2007-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