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理论命题与机制创新
耕地保护产权不清不仅导致我国耕地资源大量损失和耕地质量下降,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也是引起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不能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对我国耕地保护主要问题的辨析入手,认为以耕地保护产权不清为特征的基本制度缺陷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扭曲是耕地保护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理论命题:一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其主要表现在耕地保护产权不清、耕地价值不完全、制度没有对耕地保护产权界定和耕地保护制度扭曲;另一是耕地保护机制创新——构建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并对这一机制构建提出了基本的思路。
耕地保护制度 产权界定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补偿机制
欧名豪 张效军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南京 210008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 5101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3-11
2007-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