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畸形膝关节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膝关节强直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要点和术后效果。 方法:1987年~2006年,23例36个屈曲强直畸形的膝关节,术前平均屈曲强直46.5°(15°-95°),其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例18膝,类风湿关节炎11例14膝,血友病性关节炎1例2膝,银屑病性关节炎1例2膝。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均为0°,术前膝关节外科学会评分(knee societyscore,KSS)平均为30.9分(-8~56分);8例9个伸直强直膝关节。其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例2膝,膝关节滑膜炎行切开滑膜切除术后发生骨性伸直位强直3例3膝,膝关节结核行病灶清除术后关节自行融合1例1膝,类风湿关节炎3例3膝,其中1膝为人工胫骨平台片置人术后强直。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均为0°,术前KSS评分平均为44.1分(10~68分),功能评分平均为17.2分(-10~55分)。 结果:36例屈曲畸形的膝关节围手术期出现一例股骨髁上骨折,有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9年和11年时出现晚期感染,并行翻修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8.4年(1-19年),术后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72.5°(45~100°)。术后KSS评分平均为78.5分(63~91分)。伸展滞缺平均为7.8°(5-15°)。9例伸直位畸形膝关节围手术期出现的并发症包括:髌腱止点撕脱1膝,髌骨下极部分撕脱骨折1膝,术后早期关节血肿1膝,皮肤浅表性感染1膝。 经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术后平均随访40.4月(7~120月),术后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88.9°(50~120°),术后KSS评分平均为81.4分(55~93分),功能评分平均为79.4分(50~90分)。2例2膝分别存在5°和25°的伸展滞缺。1例1膝因为关节不稳于术后1年行翻修术,更换加厚的胫骨平台垫片。最新随访时所有膝关节x线显示膝关节假体位置良好,无明显透亮线、感染及松动,无异位骨化和关节僵直发生。 结论:膝关节强直畸形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难度较大,但如能恰当处理仍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术中膝关节的充分暴露,保留足够的髌骨床厚度,保护髌腱和膝关节的血液供应以及正确的软组织平衡技术是手术的关键。术后艰苦的功能训练是获得较好功能的保证。
强直畸形 融合膝 人工关节 膝关节置换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吕厚山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0-16
2008-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