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宿主动物中Amur汉坦病毒M片段全基因序列分析

汉坦病毒(H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在自然界主要存在于以鼠类为主的啮齿动物体内,临床上主要引起亚欧大陆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美洲地区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HV为有包膜、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其基因组由大(L)、中(M)、小(S)三个片段组成,分别编码病毒的聚合酶,包膜糖蛋白(G1、G2)和核衣壳蛋白(NP)。长期以来我国仅证实汉滩型(HTNV)和汉城型(SEOV)汉坦病毒的流行,2003年,在东北棕背鼠平中发现普马拉型HV的存在。最近,证实了我国东北地区大林姬鼠携带Amur HV,并对其S片段的全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大林姬鼠所携带Amur H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流行病学意义,我们对其M片段的全基因进行扩增,首次从宿主动物中获得了Amur HV的M片段的全基因序列,并与已报告的人源Amur HV及其他汉坦病毒株序列进行了分析比较。
汉坦病毒 基因序列 分子生物学 流行病学
张文义 江佳富 姚昆 吴晓明 张泮河 左曙青 赵秋敏 杨红 曹务春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7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205-208
2007-09-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