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草原生态问题中的”负外部性”研究

草原上牧民放牧着自己的羊群,免费的牧草养肥了羊群,也使牧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由于羊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土地的承载力却是固定的,草场开始失去自我养护的能力,土地变得寸草不生。由于在共有土地上过度放牧导致草场的荒漠化,羊饿死了,人也失去了生活的经济来源。在经济学定义中那些不具备明确产权特征,消费时不具备排他性但又具备专有性的物品叫做共有资源物品。由于草原地区常常未曾建立过明确、有效的产权制度,没有形成对人们经济行为有效的产权约束。人们的放牧、垦荒活动是毋需付费的,人们从中得到的收益是明晰的、归属到个人的,而造成的损失以及破坏则是虚置的、无个人归属而最终要由全社会共担的。

草原生态 可持续发展 产权制度

王璇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2007四川省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

成都

中文

311-312

2007-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