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的意义

目的:研究HBV DNA与HBV-M(乙肝病毒标志物)、乙型肝炎(HB)临床类型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用FQ-PCR(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60例HB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探讨其在乙型肝炎HBV-M 5种模式中的检出率,在HB不同临床阶段类型中的分布。 结果:HBV DNA与HBV-M对比,HBsAg+、HBeAg+、HBcAb+患者的检出率为96.9%,HBsAg+、HBeAb+、HBcAb+患者的检出率为75.0%,HBsAg+、HBcAb+患者的检出率为60.4%,HBsAg+患者的检出率为40.7%,HBsAb+、HBeAb+、HBcAb+或HBsAb+、HBcAb+患者的检出率为3.1%。表明HBV DNA与HBV-M的抗原呈正相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HBVDNA检出率急性肝炎组为72.4%、慢性肝炎组为74.9%、肝炎肝硬化组捡出率为74.6%。HBV DNA在乙型肝炎的不同阶段临床类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HBV DNA的复制状态与乙型肝炎抗原的表达呈正相关,与HB不同临床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 脱氧核糖核酸 聚合酶链反应

张建忠 张九妹 徐兵

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福建福州,350025

国内会议

福建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007年学术会议

福州

中文

134-135

2007-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