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超越”工具理性”——试析大众传媒条件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

随着大众媒体影响力的日益增大,城市规划正面临着来自于公众舆论前所未有的压力.通过对”郑东新区”和”钉子户”两个规划议题的分析,运用”交往规划”的相关理论,归纳了目前我国大众媒体中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特征--即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公众的力量较实体环境下更强大、更主动、更多元,整个过程本身也更为动态和复杂.但同时,这一参与模式也是松散和脆弱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参与体系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基于这些特点,建议规划部门及规划人员及时调整自身角色,学会使用大众媒体的语汇,积极主动地融入大众媒体交流中,与其他公众参与者在沟通、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合意,实现城市规划在方法论上的”交往理性”化.

城市规划 交往型规划 媒体交流 规划方法

程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哈尔滨

中文

2567-2573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