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旧城土地调控与失效相伴的产权制度反思

本文从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历程、政府干预下的土地交易市场、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及其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体制锁定等视角对旧城土地调控频频失效进行了反思,认为失效及其土地问题滋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是滋生问题的历史根源,它模糊了权属关系,积聚了历史病疾,而计划与市场的交织演绎出了双轨配置制度下的土地交易困境.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地方政府的绝对垄断扭曲了土地竞争市场,而其根源在于: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本身的残缺,即旧城土地资源的法律产权和事实上的产权的不一致,导致了市场交易主体对交易客体的权责不统一,而政府调控所制订的一系列的”制度”,因其制度本身的利益短视与部门本位,削弱了作为”制度束”的调控威力,加剧了调控”组合拳”的失效.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城市土地制度的创新,即基于明晰旧城土地产权关系的前提下,政府退出非公共利益的土地交易市场,实现政府角色的转换――”划桨”与”掌舵”的分离,以此确保旧城更新中房地产的健康发展.

土地产权制度 旧城更新 土地调控 城市土地制度 城市规划

张杰

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哈尔滨

中文

1779-1785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