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和谐的城市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实践价值观
公共空间,可以用以衡量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程度.论文在简要回顾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尽管我国城市在热烈的社会需求下产生了大量的公共空间建设实践,但在规划政策的制定和引导上还不够明确和细致,在理论研究方面也缺乏必要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容易导致实践价值观的片面化、极端化.通过大量的实地观察,论文认为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普遍面临四大问题:意象雷同、尺度欠佳、空间隔离、边界生硬.论文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应更合理有效地运用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设计原则,另一方面,设计者和管理者要树立更正确全面的实践价值观,认识到公共空间不是”公共艺术”,而是具备丰富的公共功能和社会价值的”公共产品”.
城市公共空间 规划政策 城市规划
杨震 徐苗
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1228-1235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