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社会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初探
在我国当前城市规划的影响评价中,往往忽视规划活动对于社会系统的外部性影响.与逐步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体制相比,社会影响评价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更多作为经济评价的”附属品”,并主要集中于项目评价阶段.而目前国际上社会影响评价的发展重点已逐步向战略评价环节转移,强调从整个决策链的源头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因而,推动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社会影响评价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社会影响评价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规划专业的特点,提出社会影响评价应借鉴社会学范式,强调早介入、重优化、多方法等研究特点.随后,对于社会影响评价的基本研究框架展开详尽论述,包括评价的前提、目标、基本程序,以及影响要素的研究框架等核心内容.最后,文章探讨了社会影响评价与其它影响评价的衔接机制,提出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展望以及当前可行的发展模式.
城市规划 社会影响评价 理论框架 战略评价 社会和谐 可持续发展
刘佳燕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556-567
2007-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