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康对大鼠血栓性静脉炎血液流变学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血栓形成机理涉及血管壁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液凝固性增加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凝血、纤溶变化的检测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旨在从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促纤溶作用方面探讨血栓康抑制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疲、湿、热相互为患,基本病理是“血瘀”。血栓康是根据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抵挡汤化裁而成,具有化瘀通络、清热去湿的作用,临床应用疗效显著。方中水蛙能降低PAI的活性,使t-PA的活性升高; 桃仁抑制血小板黏附,有利于降低血液的聚集性,使黏度降低,改善微循环,阻止血栓形成。地龙、益母草、大黄等多有报道确有抗栓作用。本实验结果证明,血栓康中诸药合用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恢复血液流变性,抗血液凝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增强纤溶活性,有利于血栓溶解等作用。
血栓康 大鼠 血栓性静脉炎 血液流变学 纤溶功能
王成梁 王杰
河北北方学院中医系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医学情报站 075000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433-436
2007-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