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ABI与中医证型等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ABI的影响因素及ABI与糖尿病中医证型、临床症状等的相关性,并以下肢血管彩超为诊断标准,初步探讨ABI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90例符合1999年WH0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记录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血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足部情况等指标:行OGTT测FBG及2hPBG,抽血查HbA1C、 TC、 TG、HDL-C、 LDL-C等指标;进行间歇性跛行、疼痛感、麻木感、冷沉重感等临床症状评分;测定踝/肱指数(ABI);进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湿热困脾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及血瘀脉络型五个证型。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结果:双侧ABI与年龄、PBG、 HbA1c、 SBP、 DBP、 LDL-C均呈负相关,双侧ABI与糖尿病病程、BMI、 FBG、 TG、 HDL-C、 TC均无相关性。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的ABI值较无冠心病者降低。ABI与临床症状方面,随着症状的加重,ABI数值逐渐降低。ABI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方面,阴阳两虚组双侧ABI在糖尿病各证型中最低。以下肢血管彩超为诊断标准,踝肱指数≤0.8,≤0.9,≤1.0的诊断符合率相比,以踝肱指数≤0.9为最高(86.11%)。踝肱指数≤0.9的阳性预测值为96.2%。 结论:临床上可以把踝肱指数≤0.9作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筛查方法,以便于及早诊断和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同时ABI受年龄、PBG、 HbA1c、 SBP、 DBP、 LDL-C等因素的影响。
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踝肱指数 中医证型
戴莲仪 李慧枝
广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91-97
2007-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