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证模型大鼠肝细胞ATP酶及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胰淀粉酶的变化

目的:观察脾虚证模型大鼠肝细胞ATP酶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胰淀粉酶(p-AMY)的变化。方法:采用游泳劳倦加饮食失节法,大鼠连续造模3周,自然恢复1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在造模3周时肝细胞的Na<”+>K<”+>-ATPase、Ca<”2+>-ATPase、Ca<”2+> Mg<”2+>-ATPase活力均显著降低(P<0.1或P<0.001),4周时肝细胞的三酶活力仍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3周时血清LDH、CK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恢复1周后血清LDH、CK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p-AMY活性3周、4周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该脾虚模型存在着酶学的变化。以Na<”+>K<”+>-ATPase、Ca<”2+>-ATPase、Ca<”2+> Mg<”2+>-ATPase活力显著降低,血清LDH、CK活性下降为特征,提示此法复制的大鼠模型存在能量代谢障碍。
脾虚证 肝细胞 ATP酶 血清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胰淀粉酶
王洪海 谢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方剂学学科 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299-301
200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