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例药物性肝病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药物性肝病(简称药肝)病例的分析,对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调查北京佑安医院近十年收治的诊断药肝的住院病人共172例,分析引起药肝的药品分类情况、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中药致肝损害病例53例(30.8%);致肝损害的常见单味中药有紫杉、依木兰、夏枯草等;中成药有乳结散冲剂、消核片、通络散、石斛夜光丸、湿毒清等;有32例没有对所服用的中药作任何说明。西药致肝损害病例119例(69.2%):最常见为降糖药、抗生索、抗结核药、甲亢药、心血管类药、解热镇痛药、皮肤病类药、化疗药、减肥药、避孕药等。在及时停药、治疗后,患者总体预后较好,总有效率大于96.5%。结论:”1”药物所致肝损害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为药物本身对肝脏的损害,二为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2”临床表现与损肝药物的种类及引起肝病的机理不同有关。根据临床特征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3”中药的药物性肝损害不容忽视,重视中药的合理规范应用。”4”大力开展关于药品不良反应(作用)的临床、实验研究;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率的监测报告制度和体系。
药物性肝病 发病机理 预防措施 中药 肝损害
胡建华 李秀惠 勾春燕 钱英 王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北京 100069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北京 100069 山东省济宁市传染病医院 济宁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275-278
200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