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医形下器--络病理论与中医微观望诊
《周易·系辞第十二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传统文化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的渗透,中医学术一直在侧重”形上道”的轨迹上发展,尽管先贤也解剖观察过”形下器”,即脏腑结构实体,但没有形成客观的、准确的、系统的解剖学知识,以致使单一的闭箱性思维模式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瓶颈。当代科学技术为”形下器”开箱式思维拓展了发展空间,尤其是络病理论的完善已成为中医微观望诊研究的切人点和突破口。其中”络体合一论”体现了具有中医自身特点的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和相互关联性。”络病易积成形”的可观性,对深层次认识病因、病位和病性及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具有重要的诊断学价值。
形下器 络病学 微观望诊 现代诊断技术
刘恒一
河北省南和东林疑难病医院 南和县 05440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3-185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