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脉络-血管系统病”脑络瘀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脉络-血管系统病”脑络瘀阻(脑动脉硬化症)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分析其证候组合规律。 方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脑络瘀阻四诊资料,对433例临床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运算组(325例)和考核组(108例),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325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症状信息,归纳既符合中医理论又符合临床实际的基本证型,分析证候之间组合规律,确立症状对证候贡献度,以诊断性试验ROC曲线分析建立诊断阈值。 结果:脑络瘀阻存在以络气郁滞、络气虚滞、痰湿、血瘀、火热、阴虚、阳虚等基本证候,具有以络气郁滞和络气虚滞为基础证候,兼夹痰湿、血瘀、火热、阴虚、阳虚的证候组合规律,分别确立了不同症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建立了诊断阈值,经108例患者前瞻性检验,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论: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调查和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可用于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的研究,建立的”脉络-血管系统病”脑络瘀阻量化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为进一步开展络病与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脉络血管系统病 脑动脉硬化症 脑络瘀阻 复杂系统分划方法 量化诊断标准 中医证候

吴相春 魏聪 吴以岭 高怀林 西广成 陈静 谷春华 陈建新 袁国强 贾振华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 石家庄 050035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北京 100080 中国科学院自化研究所 北京 100080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北京

中文

142-146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