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对大鼠血管内皮早期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大鼠损伤内皮是否有保护作用。 方法:SD大鼠50只,分成假手术组(对照组)10只、内皮损伤组20只和通心络组20只。每个组又分为1d、3d、7d和14d组4个时段。对照组动物仅在背部埋置生理盐水缓释泵;内皮损伤组在背部埋置血管紧张素Ⅱ缓释泵,剂量为200ng·min<”-1>·kg<”-1>,通心络组埋置血管紧张素Ⅱ缓释泵前3d和处死前用通心络灌胃(剂量5mg·kg<”-1>·d<”-1>)。动物分别在术后1d、3d,7d和14d处死,检测血液黏度,透射电镜观察内皮形态的变化,比较肾脏组织中的ROS水平和p53 mRNA水平。 结果:在内皮损伤组见内皮细胞充血、水肿、脱落,内弹力板暴露。而通心络组损伤较轻。通心络组可以降低肾组织中的活性氧物质产生。同时还可以降低p53 mRNA水平。在假手术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 结论:通心络可降低血黏度,降低肾脏组织ROS水平和p53 mRNA水平,对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通心络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损伤 血液黏度 动物模型
张红旗 徐丹令 郝颖 贾剑国 孙爱军 周京敏 王克强 葛均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解剖组胚系 上海 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上海 20003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7-40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