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通络方剂改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的探讨

目的:研究通心络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8周后给予通心络干预治疗8周,观察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和神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 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以及坐骨神经神经传导速度、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糖尿病大鼠血浆和坐骨神经内SOD、GSH2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血黏度升高,坐骨神经出现脱髓鞘变化,传导速度降低,神经滋养血管扩张,红细胞淤积。通心络可明显改善坐骨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和形态学变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论:通心络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和结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自由基生成,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变化。

糖尿病 周围神经 坐骨神经 血液流变学 动物模型 通心络

张德刚 赵瑛 夏培金 黄宵群 刘志民 周晖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 200003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内分泌科 上海 200003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北京

中文

70-73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